出口跨境电商遭遇瓶颈 亚马逊美国流量红利已用尽

TMO Group

一年前,当亚马逊高调开启全球开店项目时,只要是敢于尝鲜的中国卖家都能在亚马逊玩得风生水起,赚的盆满钵满。亚马逊方面对入驻的卖家要求宽松,只要有营业执照,就可以在美国市场销售产品,并且不收保证金,没有额外的资质审核。如此好事迅速在国内跨境卖家中得以推广,于是数以万计的卖家疯狂涌入亚马逊,进军美国市场。

一、亚马逊美国现状

如今在亚马逊上面随便搜索一个产品,几乎10几万个商品显示都是中国卖家的,仅仅一年时间里,亚马逊就被硬生生改造成了另外一个速卖通。

欧洲和日本的中国卖家相对是较少的,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税务审核试错成本太大,很多大号直接被关掉,基本上销售量一大,欧洲人就会想办法限制你,审核你,规模很难做大。

而亚马逊日本则主要是语言的隔阂,很多卖家就无法玩转了。也因为日本市场尚处于蓝海状态,所以现在很多公司转攻日本市场,但是从亚马逊美国站的经验来看,亚马逊日本短则3个月,长则年内必定会出现过度竞争情况。

二、亚马逊美国玩不转的原因?

很多新进卖家突然发现,FBA做了,CPC烧了,然而和说好的不一样,不賺钱!其实原因很简单,一个商品搜索进去数万甚至十几万的显示,如此惨烈的竞争下如何挣钱?

说的更直接一些就是入驻亚马逊美国的卖家太多了,大家都去抢流量,使得卖家获取流量的成本远大于销售所得利润。

1、泡沫产生

然后这时期又是亚马逊服务商大賺特賺的机会,原因还是因为入驻的卖家太多,亚马逊服务商获取流量就相对容易而且便宜,所以2015至2016年亚马逊会频繁召开各种大会,例如周边培训、FBA论坛等等。当这类型兴高采烈的会议和论坛的不断出现时,也意味着巨大泡沫的诞生。

2、双向发力利润被压榨殆尽

然后到了2016年中,亚马逊自己也觉得这是个泡沫,看看现在亚马逊的一个CPC主词点击一次就要一到三美元。别天真的以为按照几十美分的参考价出价会有曝光,前两到三年,也就是13、14年确实是几十美分的级别,但是现在的入场卖家多了,出价自然就给大大抬高。

那是不是做FBA亚马逊就肯定会给你流量?如果是这样的话长期仓库费还需要收谁吗?归咎原因,还是由于中国卖家太多,抢着去要流量,使得产品售价太低,商品过多,从而所有卖家都进入一个死胡同,形成恶性循环,如此下去必然是满盘皆输的局面。亚马逊是不想看到这种局面,于是乎就出现了停止招商的政策。

三、没钱就不要玩亚马逊了!

现在亚马逊的招商经理会对卖家设置非常多的门槛,为什么?一个邮件发过来,问你做多少钱CPC广告?FBA做不做?品牌有木有?工厂是不是?潜在意思是什么,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卖家没钱就不要进来玩了,流量太贵,一般人搞不定,别做无意义的投入,也别浪费亚马逊的时间给你开账号。开了你也没流量,现在已经过了白送你流量的时期。

四、亚马逊与速卖通的比较

这里我们对比一下速卖通和亚马逊的CPC价格你就知道亚马逊的点击虚高,而且高的离谱。也由于大量卖家涌入,使亚马逊商品竞争激烈,售价偏低。想通过抬高售价达到收支平衡,那你就太天真了,消费者是很难接受价格虚高的产品的?现在同质化的产品满地都是,最少的类目也得有数万商品,美国消费者可不是傻大帽,宁愿多点几页选择低价位的产品。

现在的的竞争说是白热化应该也不过分了,80%的中小卖家是基本不賺钱,因为流量实在太贵了。大家亏钱卖也要获取流量,使账号生存下去。一款产品可能去年12月时还只有3个卖家在销售,而现在就可能有100+的卖家在销售,如此情况下,价格也被生生拉低了,而CPC出价又硬生生的抬高了。

亚马逊平台售价几乎和速卖通一样的自发货商品,但你要知道速卖通手续费只是亚马逊的三分之一,而CPC点击费用,更是中国和美国的消费差别了。反倒速卖通在收保证金后,场内的更加平稳,良性竞争。商品价格已经企稳多时。

五、总结

ebay搭建了中国跨境电商,速卖通和亚马逊造就了无数屌丝的成长。对于老道的跨境电商同仁来说,更加应该留意流量获取成本低和新兴发展趋势头好的平台。例如早期的wish,早期的亚马逊和速卖通。

无论社交平台还是选择电商平台也好,如果现在还不能建立大规模品牌效应,就应该不在投入。因为make in China,品牌溢价实在太少。你看哪个跨境电商的成名企业,不是在走廉价路线?他们的流量获取成本肯定比无数中小卖家要低,因为有的是人去寻找廉价的流量入口,而且资金也雄厚。此时此刻,更应该理性对待任何的投入,没必要为在虚高的泡沫买单。对于智者来说,世界唯一不变的,就是变化。

 

更多相关内容,请点击:

亚马逊美国账号大清洗 跨境电商卖家忧心忡忡

亚马逊美国站停止招商 只因中国卖家太凶猛

电商平台刷单你怎么看?亚马逊阿里态度截然相反